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hth装备 > 新闻动态 > 49年中央下令:要将广东一护士接到中央当领导,她有何特殊身份?
49年中央下令:要将广东一护士接到中央当领导,她有何特殊身份?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3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1949年,广东韶关医院门外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,原来是中央来的工作人员吸引了大家。他们千里迢迢赶到这儿,就为了找一位护士,打算请她去中央当领导呢。

这个护士到底是谁啊?她是从哪儿冒出来的?为啥毛主席会亲自下令把她接到中央,还给她封了官呢?这位神奇的女士,她到底是什么大人物啊?

【不普通的医生】

曾碧漪在广东韶关医院做护士,从1938年算起,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一年。不过,她可不仅仅只是个普通的护士那么简单。

她是一个秘密党员。

当曾碧漪得知中央派来的人是为了看她时,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,没想到过了十一年,毛主席竟然还没忘记自己。

这些年曾碧漪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?

曾碧漪老家在广东南雄,她从小和哥哥曾昭秀关系特别好。后来,哥哥曾昭秀先参加了革命,那时候曾碧漪还是个在校学生。

1923年,在广州甲种工业学校念书的曾碧漪,听到了蔡畅等人在校园里做的讲话。就是这次讲话,让曾碧漪下定了决心,要参加革命。

听着台上蔡畅那阵阵激昂的号召,曾碧漪打定了主意,要做一个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女子。

就在这一年,曾碧漪加入了倡导妇女解放的组织。

那时候的广州是革命的发源地,所以曾碧漪参加了很多革命工作,甚至还特意去听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的讲话。

听了毛主席等人的热血讲话,曾碧漪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当革命战士的念头。

1926年,曾碧漪完成学业后回到了南雄老家,由于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许多革命工作,她也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历。

曾碧漪回到南雄后,想继续为革命出力,于是就被大家选为国民党党部管妇女事务的部长,同时还负责县农协会的妇女工作,担任妇委书记。

曾碧漪就这样踏上了她的革命征途。

担任官职的曾碧漪很清楚自己职位上的责任,因此她做起事来每一步都非常认真仔细。

但是,在1927年,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反革命大行动,这让曾碧漪特别生气。她看到好多追求进步的人被残忍杀害,就下定决心,要用自己手上的能力来保护大家的安全。

曾碧漪和她哥哥曾昭秀一块儿,正式发动了起义。

他们俩从南雄老家开始,带头组织老百姓发动武装起义,给了敌人不小的打击。

但是毕竟双方力量差距太大,虽然勉强阻拦了敌人一部分力量,但到底还是人少力量小。

这次反抗行动最终还是没能成功。

但曾碧漪并没有放弃,毕竟她已经成功阻挡了敌人的一部分力量。

曾碧漪和哥哥起义后不久,朱老总和陈毅将军就带着队伍从南雄路过,他们还特地来探望这对兄妹,并且送来了枪支,说力量小就得靠多些武器来保护自己。

起初,曾碧漪和她哥哥曾昭秀都不想给党增加负担,但就像朱老总讲的那样,他们的力量确实有点弱,如果没有多一些枪支来自卫,恐怕会损失惨重。

没过多久,朱老总他们一走,南雄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。敌人的行动太快,曾碧漪和她哥哥曾昭秀完全没料到,一下子手足无措。

不过,他们俩没多想就开始着手准备迎战了。

曾碧漪负责组织妇女加入队伍,她自己还当上了队长,而曾昭秀呢,他主要负责把之前散掉的队伍重新聚集起来,同时动员更多男性参与到抗战队伍中来。

没多久,因为两兄妹的固执坚持,队伍迅速变大了,他们俩就带着大家在南雄闯出了一条扎实的革命之路。

这支队伍其实就是曾家兄妹重新拉起的一支赤卫队。

在曾碧漪和曾昭秀的带头行动下,他们很快就抓住了联防团的团长卢琨,战斗也就这样结束了。

南雄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光。

为了让大伙儿过上安稳生活,曾昭秀建起了南雄县苏维埃政府,他领着赤卫队和乡亲们一起开展“平仓行动”,就是要对付那些土豪恶霸,让百姓们能过上舒心日子。

在南雄当官的曾昭秀,这样做以后,更是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烈欢迎。

可刚等南雄安稳下来没多久,广东和江西的反动力量就打算联手,一起去追捕曾碧漪和曾昭秀兄妹俩。

曾昭秀为了妹妹曾碧漪的安全着想,打算带着她去江西乡下躲一躲。

现在这两兄妹可以说是举目无亲,帮手全无。自从上次和朱老总他们分开,又因为反动派的追捕,曾家兄妹就跟组织断了联系。

曾昭秀打算亲自跑到赣州去,目的是要找到组织并和他们取得联系。

没想到会碰到一个老朋友,就因为这次偶遇,不仅重新和组织取得了联系,还让曾碧漪后来有幸成为了毛主席的第一位女秘书。

这个人到底是哪位呢?

【主席口中的传奇女子】

老松树。

曾昭秀读书时的老同学。

那时候,古柏在寻乌县当书记,看到曾昭秀来了,他非常高兴。尽管两人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,可毕竟平时相隔挺远,这次见面让他们觉得特别亲近。

一听说曾昭秀这次出门的目的,还知道曾碧漪正躲在江西的乡下,古柏马上让人把曾碧漪接到了寻乌,并且着手帮曾昭秀重新和组织取得联系。

从那以后,兄妹俩的命运就和古柏、毛主席紧紧相连了,这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曾碧漪和古柏两人成家了。

其实啊,在古柏和曾昭秀还是同学那会儿,古柏就已经认识了曾碧漪,并且那时候他就对曾碧漪有了好感。只不过那时候时局不稳,他们俩又都一心想着要投身革命,所以也就没多想。

后来,曾碧漪去上学了,古柏也离开了南雄,他们两个人就再也没见过面。

这次,曾碧漪和曾昭秀发动起义后,跟组织断了联系。后来,曾昭秀跑到赣州去找组织,结果又碰上了古柏。

这样一来,古柏和曾碧漪两人又有了重逢的机会。

在寻乌,曾碧漪和曾昭秀跟古柏一块儿干革命,他们还成功跟组织接上了头。就在那会儿,古柏和曾碧漪的感情也迅速变得深厚起来。

但是为了不耽误革命任务,他们俩决定先不跟别人说,可到了1929年年底,就连毛主席都知道了这事儿,还打算亲自为他们俩办婚礼呢。

他们俩的婚礼,是毛主席特别重视的一场婚礼,因为它打破了老规矩,算是场“新潮婚礼”。

那时候,大家还是习惯包办婚姻的老传统,尽管提倡女性能自己做主,选择自己的爱情,可这样的做法还是不被大家看好。

这也是让毛主席挺头疼的事儿,碰巧古柏这时候来向毛主席汇报当地的武装斗争状况。

毛主席在交谈中也顺便提起了关于古柏的“感情生活传闻”。

听完之后,毛主席对两人的感情进展大加赞赏,还鼓励他们办一场新式婚礼,这样既能成就两人的好事,又能作为反对买卖婚姻的一个好例子宣传出去。

在毛主席的鼓励下,他们俩成了夫妻,结婚后还是一起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。

1930年,毛主席又一次到寻乌进行调研,那时候,古柏已经当上了红四军的前委秘书长。

就是这次机遇,让曾碧漪当上了毛主席的秘书。

曾碧漪作为毛主席的秘书,表现得非常出色,不管是工作上还是指导别人时,她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见解。

毛主席对她也是连连称赞,说她是个非常难得的杰出女性。

曾碧漪到毛主席身边做了秘书后,从毛主席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。她呀,不光能写会算,还有一身好武艺,在军队里可是个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女战士呢。

1934年10月,红军在第五次对抗敌人的“围剿”中打了败仗,主力队伍没办法,只能离开中央苏区,开始一路北上,踏上了长征的路途。

古柏和曾碧漪夫妻俩决定留下来打仗,因为他们有经验,又自愿要求留在根据地参战,所以就被允许留下来了。

但那时候,中央苏区遇到的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大得多,不论是留下来的部队还是出去打游击的队伍,都碰到了比想象中更加棘手的问题。

古柏和曾碧漪决定各自带队去打仗。曾碧漪做梦也没想到,那次分别后,就再也没见到她的丈夫古柏了。

老柏树没了。

敌人的力量比大家预想的要强大得多,古柏带着其中一队人马,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,四处遭遇攻击,结果古柏不幸中招受伤,就这样牺牲了,他去世时仅仅二十九岁。

另一边,曾碧漪还不知道古柏已经走了,而她这边正带着队伍和敌人不停地打斗,结果曾碧漪也遭到了敌人的偷袭。

曾碧漪被抓起来了。

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曾碧漪只说自己是红军里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兵,根本没有机会碰到什么机密文件,还劝敌人别在她这儿白费功夫了。

敌人想方设法要让曾碧漪说出真相,于是继续对她用刑审问,可他们到头来还是没从曾碧漪那里打听到半点有用的消息。

曾碧漪被送进了九江的牢房里。

曾碧漪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在牢里呆着了,可没想到1936年国共合作的时候,她的命运终于有了转机。

那时候,我们党希望国民党能放一批被关起来的政治犯人,曾碧漪就是其中一个,趁着这个机会,曾碧漪重获自由了。

为了隐藏曾碧漪的真实身份,中央最初打算让她在一所教会学校以教师的职业为掩护,进行地下党的工作。

后来,她去了广东韶关医院,并且一待就是十一年。在这十一年里,她也一直忙着地下党的工作。这期间,曾碧漪不是没有尝试过寻找古柏,但一直都是没有找到任何消息。

到了1949年,当医院迎来了一批党中央派来的工作人员时,曾碧漪的眼里泛起了泪光。

过了十一年,毛主席心里一直记挂着那位神奇的女子。这次,他特意派人过来,就是想请曾碧漪去中央工作。

到了北京,毛主席递给曾碧漪一封信。

这封信是告诉大家古柏已经去世的消息。

看到信封的曾碧漪心痛万分,这十一年来,她一直认为,自己的丈夫肯定也和自己一样,在执行地下党的任务,并且安然无恙地活着。

曾碧漪简直不敢相信,老公竟然已经离开自己那么久了。

看到曾碧漪那么难过,毛主席心里也很难受,他轻轻拍了拍曾碧漪的肩膀,安慰她说:“曾碧漪同志,古柏同志确实很勇敢,但你也得坚强地活下去啊。”

后来,曾碧漪被中央调去,在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中央纪委等重要部门都担任了关键岗位。

曾碧漪说过:“就算老公不在了,我也得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,因为我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,也是个勇敢的战士。”

1997年3月29日,曾碧漪在北京离开了人世,享年九十岁高龄。

这位勇敢和敌人斗争的女战士,作为党的秘密工作者隐姓埋名十一年,真是让人打心底里敬佩,值得后人一直铭记。

她的名字叫曾碧漪。